自家都摸黑,却想照亮别人?
也真是让人纳闷啊,印度这会儿又折腾啥呢?国内的电力难题都没搞定,居然在国际舞台上搞起了大动作,说要铺两条海底电缆,把电力输给沙特和阿联酋。
而且相较于沙特和阿联酋那些传统的发电方式,印度这次用的清洁能源,环保性更强一些。虽然印度“卖电”这事儿,不能说毫无难度,但想要顺利搞成,要面对的阻力可不少呀。
而且啊,关注印度的网友基本都知道,停电这事儿在那边挺普遍的,也不是啥环保节能的问题,实在是真的没办法。他们的电网听着挺厉害,但实际上,许多电在输送过程中就损耗掉了不少。
更让人尴尬的是,印度电网里不少关键的部件,自己想搞出来挺难的,还得进口,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中国买的。
一个连基础电力都搞不顺,核心技术还稳稳卡在别人手里的国家,哪来的底气去当中东那些富人家的“充电宝”呢?他们嘴里说的“尖端技术”到底来自哪里?这得从十几年前的故事说起。
回到2012年,印度的电网那叫一个老旧,而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却在国际上算是领跑水平。于是印度方面开始打算引进我国的企业,主要目标就是咱们的龙头公司保变电气。
那会儿,他们一边承诺税收减免,一边保证优先采购,只盼着保变电气能去印度设厂,帮个忙。当时的保变电气,正打算走出国门,开拓海外市场。
印度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市场,确实让人觉得像是一片未开发的蓝海。面对印度政府那一片“真情”洒下的诚意,保变也开始心动了。
他们真是舍得投钱,把先进的生产设备搬到印度去,关键是,他们还大胆地做出一个决定,把一大批印度工程师带到中国总部,亲自教他们操作。
从设计方案到制造流程,从用料挑选到品质检测,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,一点也不藏着掖着。那份真心那份信任,好像把印度当成了自己家的一分子似的。
刚开始合作的时候,双方关系还挺融洽的。到2018年,保变在印度的工厂里,生产出了765千伏的电抗器,这东西可是电网里的关键核心部件。
表面上看,这事儿像是个两全其美的局面,保变觉得自己开拓了海外市场,印度 meanwhile 也以为自己迎来了技术升级的好机会,谁知道其实这一切都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“杀猪盘”。
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”
“杀猪盘”这种事儿,老是在印度出现,那些被保变电气一手培养出来的印度工程师,刚学没多久,就一个接一个递交了辞职书。
他们跑哪去了呢?去了印度本土的公司,有一家还是保变之前合作过的,叫作阿特兰塔电气的那家企业。
这家企业凭借引进的人才和技术,迅速转变,从一个帮着保变的小伙伴,变成了争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。
印度政府的态度也跟着变,开始拼命支持本土企业,对外资展开了严厉打击,像是“关门打狗”一样。保变想要扩大工厂规模?一份申请报告能拖上一年多。
政府的采购订单?嘴上说的公平竞争,实际上暗地里用各种补贴政策,让本土企业轻轻松松中标,外资根本没戏。
更令人不爽的是那些接连不断的“暗机关”,税务部门总是频繁上门,“突击检查”成了习惯。这一套套路一用,保变电气在印度基本没法动弹,进展也变得十分艰难。
订单全没了,收入像断崖一样直坠,到了2023年,这个当初投资数亿的大厂,全年营业额低得吓人,亏得更是让人心疼。
面对这种几乎算得上抢劫般的情况,保变集团也终于扛不住了,决定割肉止损退出。到2025年,保变电气把在印度的子公司90%的股份卖出,价格定在了1.37亿元。接盘的正是当年那个“弟弟”,如今变成了竞争对手的阿特兰塔电气。
你得知道,保变当年光注册资本就投入了2.37亿,辛苦折腾了十几年,技术都教给别人了,市场也被别人瓜分走了,结果最后连本钱都亏得差不多了。
这件事,真是生动地说明了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这句俗话的意思。一家全球领先的龙头公司,就这么被印度的“杀猪盘”套路搞得退出了舞台。那些他们投入的钱、技术以及培养的人才,不就变成了印度本土企业崛起的“嫁衣”嘛。
“杀猪盘”仍在继续
保变电气遇到的难题,可不是头一遭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。像小米那样的公司,以前在印度手机市场可是当之无愧的“霸主”,市场份额一度超过三成呢。
就这结果吧,资产还不是得回不了自己国家,真应了那句老话,“印度挣钱,印度花,一分也别想带回家。”印度这套“引进来,学会了,就踢出去”的套路,早已变成他们发展经济的老一套习惯。
他们一心想成“世界工厂”,可是缺少耐心和尊重,老想着靠那些“不太正当”的办法打个弯超车。这样的做法,短时间内倒是真的帮一些本土企业迅速“发了财”,不过长远来看,可能也埋下不少隐患。
从长远角度来看,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透支国家的信誉。一个缺乏契约精神,把法律当儿戏的市场,就像一个挂着“欢迎光临”的陷阱,今天坑了一个投资者,明天就可能吓跑一百个。
毕竟,大家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,几乎没有企业愿意跟一个不讲规矩的国家做生意,否则就有可能变成下一个陷入印度“杀猪盘”骗局的企业。
黑马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