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式启程访华前,新加坡防长说出“不选边”三字,给了中国一个强化合作的信号!
结束了美国的访问行程返回新加坡后,新加坡国防部长陈振声赶在正式启程前往北京,参加香山安全论坛前,接受了媒体采访,向外界阐明了新加坡政府目前的地缘战略。
【新加坡国防部长陈振声赶在正式启程前往北京前,接受了媒体采访】
陈振声直言,在国际形势螺旋式恶化的背景下,各国不论大小,仍旧有自主能力,小国不是别人的代理人,也不能相信自己只能当代理人。
陈振声还强调,“选边站就是靠边站”,新加坡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,而是会依据自我防卫等原则,采取最能促进新加坡长远生存的立场,新加坡希望成为中美双方的伙伴。
陈振声还呼吁中美,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,也要继续尝试保持沟通,算是明确了不希望中美未来因为台海等问题而爆发冲突,将新加坡等国家卷入其中。
这已经不是新加坡高层第一次作出“不选边站队”的政治表态了,现任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也曾对外表示,“新加坡不亲华也不亲美,我们亲新加坡”,同时明确了,新加坡是美国的安全合作伙伴,但不是美国的军事盟友。
【陈振声重申了新加坡不再中美之间选边站的观点】
而与黄循财不同的是,陈振声不是标准的文官,在进入政坛之前,陈振声曾在新加坡军队服役多年,官至陆军总长。
所以,他现在也强调新加坡不再中美之间选边站队,足以说明新加坡军政两界,都希望本国能够走一条务实的外交道路,避免陷入到中美的地缘博弈之中。
作为一个传统上较为“亲美”,常年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施行大国平衡政策的国家,新加坡现在能够冒着引发美国不满的风险,做出“不选边站队”的表态,已经是难能可贵了。
而新加坡的转向,一方面是因为中新两国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,新加坡不愿意地缘政治因素,干扰到双方其他领域的合作,失去中国同样重要的合作伙伴,真的在中国—东盟框架下的地区经济合作中靠边站。
【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,正在无形之中改变整个西太的安全态势】
另一方面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,军事实力发展,东南亚地区的安全态势也在发生变化,中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,让新加坡意识到了与中国强化安全合作的重要性。
最近几年,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军事交流不断增多,解放军此前曾派出部队,前往新加坡进行联合训练。
只是在经济、安全等领域,新加坡暂时还无法完全放弃与美国的合作,所以才走了一条不选边站的道路。
中国一贯不要求地区国家选边站队,希望与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,对于新加坡这种转变,中国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的。
而在整个东南亚范围内,新加坡的情况其实不是个例,在中国—东盟框架之下,东南亚大多数国家,都走上了一条尽量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,以务实方式处理地区事务的道路。
【10个东盟正式成员国之中,有6个派出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阅兵式】
就拿此次9.3阅兵来说,10个东盟正式成员国之中,有6个派出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阅兵式,新加坡是让副总理颜金勇前来,文莱则派出了武装部队总司令参加,已经确定能够加入东盟的东帝汶,也让国民议会议长访华参加阅兵仪式。
泰国由于陷入政治动荡,没能派政府代表参加阅兵式,但考虑到中泰两国近些年在铁路建设等领域保持着合作,中泰两军的联合演训行动也更加频繁,原本还是美国在东南亚“半个盟友”的泰国,现在也在走一条类似新加坡的不选边道路。
在整个东南亚地区,放弃了不选边的务实路线,依旧坚持走亲美道路的,其实只剩原本是美国殖民地,国内亲美派较为强大的菲律宾一国。
在菲律宾国内,以杜特尔特家族为代表的务实友华力量,也没有消亡,也许在2028年的菲律宾大选后,马尼拉的地缘战略也会大幅调整。
【菲律宾会坚持走亲美路线,有着其特殊性的历史惯性】
总体上看,东南亚地区正经历深刻的地缘战略调整,新加坡防长此次明确表态“不选边”,不仅是其传统大国平衡政策的延续,更是地区国家在中美博弈中追求战略自主与务实外交的缩影。
从新加坡到泰国,越来越多国家拒绝被动选边,谨慎而坚决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——不在大国之间做简单取舍,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锚,主动塑造更有利于自身稳定与发展的区域环境。
这种悄然成型的“东南亚共识”,不仅反映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主性的智慧,也是对传统同盟逻辑的超越,更是对动荡国际秩序的一种理性回应。
未来,东南亚国家能否持续坚持这一路径,不仅将深刻影响区域格局的演变,也将为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在大国竞争中如何保持战略定力提供重要参考。
黑马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